面對供給側改革, 企業怎么辦?
時間:2016/10/8
又逢每年“兩會月”,所謂年年歲歲“兩會”辦,歲歲年年題不同。今年“兩會”聊點啥?人民網的民調顯示,網民們關心社會保障、居民收入、醫療改革、教育公平、住房等熱點;新華網的民調顯示,網民們關注脫貧攻堅、供給側改革如何推進。民生利益和時代熱點都囊括了。
小A想說一說“供給側改革”。這個詞從去年11月起,成為中國經濟治理領域高頻詞。在當時舉行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,習近平提出,要“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,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”。在此后的G20峰會、APEC會議上,這個詞又被頻頻提起。
于是,“供給側改革”成為今年“兩會”的大熱點。這項改革的含義是指對經濟發展起作用的供給側因素進行改革,比如經濟活動主體(企業和個人等),生產要素(勞動力、資本、土地資源等),要素升級(技術進步、人力資本提升、知識增長、信息化等),制度變革(減管制、減壟斷、減稅收,打破區域壁壘等)。供給側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企業和個人的活力,促進市場要素按照市場規律發揮作用,提高全要素生產率,最終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。
一屋不掃,何以掃天下。宏觀經濟有供給側改革,那作為經濟活動的微觀主體,企業家們該做什么?在上述的要素投入方面,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資源、勞動力、資本等一般因素投入比重偏高,人才、技術、知識、信息等高級要素投入比重偏低——這對企業家來說,正是發揮企業活力、提高生產率、邁向轉型升級的關鍵,恰巧,這也是小A所長啊。為此,小A特地獻出幾招,幫助企業改革“供給側”
第一招:平臺模式
沒有人會否認,過去兩年來,微信改變了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,我們已然生活在這個巨型平臺中,它本身不生產產品,卻吸引了社交、辦公、娛樂休閑、媒體等不同行業聚集于此,促成多方供求之間的交易。《埃森哲2015技術展望》將微信這樣的經濟模式定義為“平臺模式”。對想要改革“供給側”的企業來說,打造“平臺模式”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目前世界上15家頂尖平臺公司的市場價值達到2.6萬億美元,其市值增長率遠超過非平臺模式的公司。可以說平臺模式正推動著新一輪的突破性創新與顛覆式增長。
第二招:開放式創新
2002年以來,已有52%的企業掉落《財富》世界500強榜單,更甚者,諾基亞、柯達等曾經以創新能力引領行業的巨頭,如今已成商業史,令人唏噓。企業需要獲取源源不斷的創新力量,以便改善產品和服務。對那些最終掉隊的大企業來說,導致這個結局的因素包括組織架構復雜、決策周期長、試錯成本高,而最迫切需要改革的因素,是完全依賴內部研發力量的封閉式創新模式,這一點令他們面對創新機會時反應遲緩。
如何打破封閉式創新模式?有先見之明的大企業已在嘗試與外部優秀資源合作,進行“開放式創新”。
第三招:物聯網
在不遠的將來,萬物實現互聯。物聯網的出現,推動著制造企業實現三大核心使命:優化生產流程;提高效率、改善客戶體驗;提供新的收入來源。物聯網進而可能改變制造業盈利模式,傳統的制造企業將從賣產品轉型為賣服務。比如,國外已有輪胎制造商通過傳感器記錄輪胎在車輛上的旋轉圈數,并據此收費。
第四招:機器智能化
比爾·蓋茲曾說過,假如他現在20歲,他的創業目標****“機器人”。全球機器人產業獲得了空前增長,工業4.0、智能制造推動了工業機器人市場進入黃金發展時期。較之上一代被孤立地使用在特定環境中的高度專業化機器人,下一代“智能機器人”將更具協作性,并具有自我適應環境的能力,能與人、機合作,根據需求和云端指示,從事多種不同的工作,價格也將大幅降低。
小A曾在兩篇舊文中詳述了如何利用智能機器人有效降低成本,同時,如何將解放出來的人力用于需要人際互動的服務環節,使企業服務回歸人性化。
第五招:數字化流程
利用移動互聯,云、數據分析等數字技術正在改造企業創造價值的各個環節,提升運營效率,改善客戶體驗,促進員工成長,優化決策機制,為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打下扎實基礎。